前段时间,微博流行一个新词:自杀式单身。
什么意思呢,就是形容“一直单身,又不主动扩展社交圈去认识新朋友,却每天幻想能拥有爱情的行为。”
现在太多太多的年轻人,不是不想谈恋爱,而是不敢谈恋爱,觉得一旦谈了恋爱,就背负起太多责任,太多义务。与其两个人一起痛苦,不如一个人潇洒快活。
说起谈恋爱,许多人就开始冒出来这么一句:

问题是,你真的想打一辈子游戏吗?

今天的很多人,特别抵触,甚至恐惧跟别人建立恋爱关系。有的人是自身条件很优秀,难以喜欢上一个人。
有的人在恋爱关系中受过伤,于是对此后想接近她的人敬而远之。
有的人是单身太久,不适应两个人的亲密关系。
还有的人对恋爱关系太过重视,觉得自己无法给对方最好的,于是决定不谈恋爱。

但其实,以上种种现象,都是表面。
无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核心,其实就是你不舍得走出自己的情感舒适区。

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拖延症,但是,医学上没有拖延症这种疾病。
例如一项文案,你明知道,只要狠下心来专心写两个小时,就可以完成它。
但你却依然选择玩手机,吃东西,直到交稿时间迫在眉睫,才逼得你不得不开始工作。
说白了,心里有压力,做点喜欢的事缓解一下心情压压惊。

同样的,觉得两个人一起有压力的人,会选择自己一个人过日子逃避压力。
很多人不敢跳出舒适区,是因为舒适区外的可能性太丰富。
比如,今天如果你要告诉自己,我不能沉迷游戏了!
你只知道这意味着不能打游戏了,但不能沉迷游戏,这件事并不能直接指导你该去做什么。
没错,你是不打游戏了,但你跑去看电影了,你才不会把时间花在背单词,写论文,甚至提升自己上呢。

所以,把你跳出舒适区这个行为具体、细化,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最好的方法,就是把目标做“视觉化”处理,让目标看得见摸得着。
很多人想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,但从没想过,为什么要找她表白,其实对这件事也并不是很上心。
他只是一味地在心底告诉自己,我喜欢她。
渐渐的,你变得越来越怯懦,只会告诉自己,我喜欢她,却什么都不做。
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你们在一起后,会是什么样的生活?
这就是视觉化处理。

你们可以一起养一条狗狗,可以给她做爱心早餐,可以一起蜷缩在沙发里,看一部恐怖片。如果你不做任何视觉化,那对未来的无知感会让你迷茫,不知所措。
人怕黑,不是因为黑本身是可怕,而是因为不知什么东西会藏在里面。

很多人说,我想表白啊,但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。或者,我还没准备好,想变成更好的自己再去表白。
这些借口,只是人们拿来安慰自己的话,与其接受这样的烂借口,我们不如反驳自己。
我和她认识很久了,有一些感情基础在,证明她是对我也有好感的…
她一定会接受的如果不表白,那么其他人捷足先登怎么办…
人人都有情感舒适区,靠着它,人们会自认为得到一种虚妄的安全感,但这种安全感是有害的,它在麻痹你的同时,也会蚕食你的心灵,让你错失许许多多对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