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老师您好,虽然我是近期才关注老师的,但感觉老师的分析客观又实用。
我本人是高敏感人群,性格也有一些偏激,然后不太喜欢社交,母单。
接受相亲的原因是父母年纪已经很大了,加上我开始年龄焦虑,不然本人暂时没有恋爱结婚的意愿。
我和我现在男朋友是亲戚介绍认识的,我25男方30,我和他的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,而且双方父亲之前是在一个单位工作的。
我是在稳定单位工作,年薪大概在20左右,男方也是体制内的,单纯论工资肯定是我会高一些。
学历方面我是985本硕,有一线城市的户口和房子,但因为一些原因回老家工作了;男方学历比我低一些,但也不算差。
相识一个月后确定关系,他平时对我不错,可以提供的情绪价值是有的,但近期我个人觉得男朋友有点抠。
表白送的礼物我是不太满意的,因为之前追求者送的礼物都很贵,但我没要。
再加上出门请客吃饭,他总带我去路边摊,我家会请保洁,他就会表示没什么必要。
再加上老家房子近期在升级改造,添置了一些洗碗机、厨余粉碎机、烘干机、自动机器人什么的,他也表示这些没什么购买的必要。
我的观念是如果他经济条件不够好的话,那舍不得花钱我可以理解,但他明显不属于这种,所以我现在就有些别扭,想问问老师的意见。
谢谢老师,也拜托老师啦!

答:女主的这个故事,是非常典型的择偶故事。
今天,我会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结果,和大家分享影响择偶幸福感的五大重要因素。
很多人都以为,身高、外貌、三观、宗教信仰很影响择偶的幸福感和满意度,其实不然。
下面四个内在品质,才是决定幸福感的关键:生活满意度、安全的依恋风格、尽责性和开放性思维。
除了这四个内在品质外,两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幸福感。
接下来,我会从生活满意度、安全的依恋风格、尽责性、开放性思维、生活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享。

一,生活满意度。
从女主的提问描述来看,女主的生活满意度挺低的。比如,她觉得男朋友有点抠、送的礼物她不满意,而之前追求者送的礼物都很贵。
但为什么女主没有收这些贵的礼物、没有和这些追求者在一起呢?肯定是因为这些追求者在其他方面,让女主不满意。
当一个人不容易满意时,无论和谁组队,人生都会是痛苦的。
什么叫生活满意度?我之前有写过一个公式:满意度=结果-预期。
如果你对生活的预期很高,你的满意度就容易很低。
再比如,女主说“我是985本硕,有一线城市的户口和房子,但因为一些原因回老家工作了”,仅从这一句话中,我就能感受到女主的意难平。
其实,女主对老家的这一切根本就是不满意的,女主在将就。女主肯定想回原来的一线城市,但回不去。
我想起了另一位投稿的女生,她从一线城市回了老家。但她时不时就坐高铁回去一趟,去喝一杯咖啡。为什么呢?
因为她必须有一种生活是在别处的感觉。
因为她所在的城市,无法满足她,但她又没有能力在一线大城市长久地立足。
不是在一线城市有户口、有房子,就能在一线城市立足。就像女主,有一线城市户口和房子,但还是回了老家。
因为一线城市的房子,肯定不是她买的,很可能是她父母买的。所以她父母让她回老家,她就得回来。
除了对别人不满意外,女主对自己也不满意。女主如果自己一个人待着,很可能有很多的自我攻击和内耗,指责自己很多事情没有做好。
生活满意度很低的人,是很难组队的。满意度问题,是组队时要解决的前提问题。
送给大家一句话:你必须先能自处,才能他处。
在这一点上,每个人都必须要击穿。你必须找到一个修行的方法,不管是跟着我们创爱的场域修行,还是其他的方式。
这个修行的场域,就像是一艘船。女主必须在生活中找到一艘船,这艘船要能帮助你抵达彼岸。不管你是登上我们【创爱之旅】这艘宇宙飞船,还是登上其他的船,你必须找到能渡你到彼岸的船。
除非你运气非常好,找到一个男友,他有能力帮你抵达彼岸的船。但是,有船的男生,他为什么要找你呢?
有些有船的男生会说:我只是一艘独木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所以,女主要有自处的能力、自洽的能力。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能够对生活是满意的。
我们只有自己和自己先组队,才能和别人组队。

二,安全的依恋风格。
依恋风格的分类有多种,主要有安全型、焦虑型和回避型三大类。安全型的依恋风格是幸福关系的重要方面。
我们鼓励大家通过学习、修行,形成安全型的依恋风格。
怎么才能有安全性的依恋风格呢?
核心是内在有稳定的客体,也就是内在有稳定的父性力量和母性力量,可以支持自己。
很多人没有办法自处,是因为他的内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客体。一个人最初的客体,是儿时的主要养育者。
如果主要养育者情绪不稳定、不能及时关注和满足孩子的需求,在孩子心中就很难内化出一个稳定的客体。
女主描述自己是高敏感人群,性格有些偏激,不喜欢社交。显然,女主的依恋风格不是安全型的。
这样的状态在关系中是有很多挑战的。如果我们不对这部分做处理,很难有好的长期关系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功课。女主接下来要做自我成长和自我探索,这是走向关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而不能期待通过找一个伴侣来解决。

三,尽责性。
一个高尽责性的人,是很有责任心的,会认真对待向他人许下的承诺。
女主说她本人暂时没有恋爱结婚的意愿。其实,女主现在还在享乐阶段,还没有为一段关系负责任的生命状态。女主现在只是出于焦虑、出于完成某种要交付的任务,才和男生在一起。
这是被动的交付,而非主动的负责。
我们进入一段关系,不管是不是婚姻,只要是真正的长期关系,都得为长期关系负责任。一个不愿意为长期关系负责任的人,婚姻绝不会幸福。
有些人说我想找一个负责任的男人,但前提是你自己也是负责任的,才能找到一个负责任的男人。
说句大实话,有些女性其实对关系很不负责任。大家不要以为女人是天然地对关系负责任,我见过太多因为生活垮了,就立刻跑了的女人。
当然,我也非常尊敬负责任的女人。
尽责性,本质上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。

四,开放性思维。
女主说自己的性格有些偏激,而一段幸福的婚姻,一定具备极强的弹性和开放性。
这种弹性是一种什么思维呢?
这就像水一样,是流动的,是不争的,就像《道德经》中讲的一样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。
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,会正面解读事情,能拥抱变化。
举一个例子,当老公周五晚上说:“最近工作累了,周末想出去旅游散心时”,老婆马上响应说:“好啊”。然后马上订机票、酒店、收拾行李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
这样的状态,就是很流动的、不固化的。
女主对男生的不满之一是,男生出门请客吃饭总带女主去路边摊。
如果用弹性和开放性思维去思考,女主也可以和男生说:“听说某某餐厅很有意思、很好吃,我好好奇啊,咱们一起去吃吧”,暗示男生请她去吃这家餐厅。
甚至,女主可以化被动为主动,开开心心地请男生去不错的餐厅吃一顿,让男生也体验到丰盛的感觉,让男生感受到你和他都值得这样的丰盛。
这样,男生就不好意思再请你吃路边摊了。这就叫做,格局打开。
除了上述四点生活满意度、安全的依恋风格、尽责性和开放性思维以外,在女主的故事中,我也看到了影响她和男生关系的重要方面——生活方式的差异。

五,生活方式。
我发现绝大部分的人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太少了,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。在生活方式上,我们不能说谁是错的,谁是对的。
比如对方想过勤俭的生活,他觉得没有购买洗碗机、厨余粉碎机等等的必要,而女主的家境不错。
我们可以想象,女主25岁就能在一线城市有房子,家里肯定是有实力的,再加上女主是985本硕,在一线城市生活了很久,女主一定过上了起码是中产的生活。
所以,对女主来说,洗碗机、粉碎机、烘干机、自动机器人,这是标配,是中产标配,生活的标准是不能低于这个的。
那么,由此延展,未来两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?
有可能男生觉得孩子将来上个公立就够了,而且觉得公立学校挺好的。而女主可能觉得孩子要上国际学校。
这就像是陆地与海洋文明的冲突。
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,这没有对与错。
我们不能因为大地很坚实,而说海错了。
我们也不能因为海洋很流动,而说大地错了。
当我们在择偶、组队的时候,一定要考虑到彼此的生活方式。
其实,生活方式只是表面,深层次的是你的一整套生活哲学:比如你是扎根于此的,还是四处迁徙的?就像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,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哲学。
以上五点:生活满意度、安全的依恋风格、尽责性、开放性思维、生活方式,是我们在择偶时,要考虑的五个重要方面。
不仅仅是考察对方这五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不断修炼自己,让自己成为有高生活满意度、有安全感、有尽责性、有开放性思维的“四有青年”,去同频共振到一个与自己有相同生活方式的男生。幸福的生活画卷,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。
祝福女主,也祝福大家。